一般认为过敏性紫癜可能与过敏有关,其过敏原可能为食物(鱼、虾、蟹蛋等)、感染(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药物(抗生素类、喹啉类、水杨酸钠、异烟肼等)及昆虫叮咬或花粉等。
病变表现为广泛的急性无菌性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的炎性反应,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使红、白细胞和血浆进入组织间隙,引起水肿和出血。小动脉和小静脉也可受累,其周围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并伴随浆液性渗出。
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心胃积热
由于外感温热时邪,热从外至,或过食辛辣香燥,热从内生。心底火,主血脉,胃属阳,主肌肉,无论外受之热,或内生之热,皆可入胃,热与心合,心火亢极,灼伤脉络,脉络受损,迫血妄行,血失常道,溢于肌肤,则皮下出现青紫斑点,溢于粘膜,则粘膜渗血。阳络受伤,则血外溢,而见齿衄:鼻衄;阴络受伤,则血内溢,而见便血、尿血等证。
2.脾虚气弱
由于素禀不足,脾胃虚弱,或反复出血,长期不愈,而致脾气虚衰。脾主统血,又为生化之源,脾虚不能化生精微,且不能统帅血行,气虚不能摄血,而致血不归经以循行常道,溢于脉络之外,留于皮肤之下,血液瘀积而发为本病。
3.阳虚血热
阳虚者火必衰,阴虚者火必胜,或由外热伤津,或由内热伤液,津液伤耗,则阴必内亏,阴亏则火炽,津血亦受其灼,乃成阴虚血热之患。血热则流散,溢于脉络之外,留于皮肤之下,乃成瘀斑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