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需要先普及一下花粉过敏这个概念。简单的说,花粉是种子植物特有的结构,其作用是为了繁衍后代,根据其花粉传播途径又分为风媒花、虫媒花、水媒花……
花粉通过空气传播,进入人的呼吸道,引发人的过敏反应。花粉过敏的症状很多跟感冒相似,所以很多人在花粉过敏后还误以为患了感冒。花粉过敏会引发喷嚏,喷嚏多且剧烈,鼻、眼、耳痒明显,水样鼻涕,鼻塞重,一般无全身症状,如果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不适症状超过10天还没有缓解一般就可以排除感冒的可能性,怀疑是过敏导致,应及时就医对症干预,因为严重过敏可能会引发哮喘等疾病并且具有明显的时间性和地区性,并且易受某些气象因素的影响。
致敏花粉绝大多数为风媒花,具有以下特点:1.花朵细小而量多,花粉体积较小:直径15-30微米;2.花粉产量大:16T/2.6km^2;3.植株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很强;4.花色不鲜艳,多数为非观赏花;5.不香,有时还有特殊的臭味花粉;6.不含蜜质,无粘性;7.花粉质量轻,容易飘散: 在14000米高空可以飘散400海里(这才真的是“飘洋过海来看你”);8.花粉播粉期较长;9.有的有对称翼状气囊。
细心的小伙伴也许发现了,许多植物的花期并不一定是春天(主要是树木花粉),这也就是很多人夏秋季(主要是牧草及莠草花粉)发生过敏的原因。其他影响气传致敏花粉播散的因素有很多,如:花粉的成熟程度,花粉囊的干湿状况,自然条件、气象、地理及人为因素。
说到人为因素,就不得不提到“雾霾” 科学家们发现,在雾霾情况下,花粉粒的形态会发生变化,而雾霾对过敏患者的影响是目前此领域的研究热点。
花粉过敏的临床表现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此症常见于青少年(婴幼儿及儿童的比例近年有所升高),主要表现为:1.鼻眼部症状:鼻部症状+鼻外症状;2.哮喘(易受气象因素的影响);3.花粉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接触性荨麻疹;4.伴发食物过敏:如某位患者对蒿草过敏,那么他在吃芹菜,胡椒时,出现过敏的可能性就很大,而对豚草过敏者,很多同时对香蕉过敏;5.查体:很多患者会出现过敏性眼晕。
花粉过敏的诊断也并不复杂,血常规中嗜酸性细胞百分比升高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如需进一步确诊,需要进行一些体外抽血sIgE检测和特殊情况下进行皮试及激发试验(常使用部位结膜、鼻、支气管)。
讲了这么多,大家一定很关心花粉过敏如何治疗,这里不得不告诉大家一个现实,花粉过敏目前只能依靠预防和控制,基本是无法治愈的!
药物治疗:抗组胺药物、鼻用激素副作用大,易产生耐药,嗜睡等,停药即复发,不适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等特殊人群。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属于对因治疗,疗程长达2~3年,费用高昂,患者依从性差,50%患者有效。
手术治疗:破坏性高,创伤大,复发率高,远期效果不理想。
微生物治疗方法:服用乐亦康抗过敏益生菌,是可以很好的改善过敏体质,控制过敏疾病的发生的。